损有余补不足命理 天有余损不足

以仁观世界,以仁行世界。仁爱世间、仁爱世人,是世界三大宗教的主旨、教义,他们错了吗?他们为什么主张仁爱世人?

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宣扬对人类的博爱,爱上帝、爱邻居、爱人如爱己,强调善良、宽容、忍耐、顺从和孝敬父母等美德。

对于基督教义,我们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,那就是“仁”。两个字就是“仁爱”。基督教为什么宣扬“仁”

佛教的核心教义分为两个方面:一个是对己,一个是对世人。对己要悟道成佛,对世人要慈悲。

损有余补不足命理

佛是什么?放下屠刀、立地成佛。佛就是心怀慈悲的觉悟者。佛教的核心教义,无论是对世人还是对己,都可以说是慈悲、是普渡众生。

慈悲是什么?慈悲就是“仁”,就是仁爱。为什么佛教也主张仁爱?

伊斯兰教的核心教义是:万物非主,唯有真主。信真主,既是:信安拉、信经典、信天使、信先知、信后世、信前定。主张和平、善行、宽容、博爱。如果把这些教义归结为一个字,那也是仁。

怎么样才能施行仁爱?不过就是对己、对世人。对己,信真主;对世人,施行仁爱。为什么伊斯兰教也主张“仁”?世界三大宗教皆是如此。

人生不过“观、行”二字。世界三大宗教纷纷选择了“以仁观世界,以仁行世界”。

损有余补不足命理

人类的发展,族群的延续,本质上是一群人的发展与延续,而不是某一个人的长生不老、荣华富贵

有人的地方,就会有江湖,就会有竞争。为了不让人类族群,因内部竞争而自我毁灭,并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,就必须树立起一个适用于人类族群内部的思想行为准则。

而这种思想行为准则只有七种:道德仁义礼智信。道难觅、德难行。道、德都比较深奥难懂,认知和把握“道、德”,都需要很高的智慧,消耗很多的精力。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。也就无法推行。

剩下的也就只有“仁”了。仁爱、博爱、宽容、慈悲,都是“仁”。如果能在最广大的社会范围内,施行仁爱、仁政,这样的社会能不繁荣吗?能不强大吗?

西方社会能在近代超越中国,不就是因为仁爱、宽容的思想,在他们的社会中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吗?

损有余补不足命理

不管推行的效果如何,他们毕竟开宗明义地喊出了宽容、博爱的口号,这种思想必定会影响一批人。西方的成就,不就是这批人造就的吗?

反观东方社会,从先秦商鞅变法时期开始,统治者自身不再修习道德仁义,反将严刑峻法抓在了手里,将之深入推行到了社会,以换得暂时的强大,用以满足其争霸天下、驰骋天下的野心。

这种行为有丝毫仁爱之心可言。这种行为开创了抛弃道德仁义的先河,能换来什么结果?

商鞅的严刑峻法最多只能保障社会的公平公正。族群的发展、社会的繁荣,必定只能是由民众心中的仁爱和慈悲所造就,而绝不可能是由民众心中畏惧峻法而造就。

公平公正只是一个辅助作用,最多只能维持社会的安稳。社会的繁荣、族群的发展绝不是它所能带来的。须知安稳不等于繁荣,更不等于发展。一个家庭也是如此。

损有余补不足命理

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,在朝廷中、在统治者中、在上层社会中,贵族们普遍不修道德仁义,反将尔虞我诈、宫廷惨剧、宫廷心计演绎的淋漓尽致。

父屠子、子弑父,夫妻亲友翻脸如翻书。这样的社会怎么能繁荣?

所谓的汉唐盛世,不过就是少数几个英明的皇帝,短暂地修仁爱、行仁政的结果。

魏征犯颜直谏,李世民不杀他,绝不是沽名钓誉,只是因为他怀有仁爱之心。假如杀了,别人也只会拍手称快。在封建朝廷中,大多仁爱不存。反而在民间仍有道德仁义。

社会的发展,就像一棵藤蔓植物的生长,需要有一个支撑、有一个标准,才能更好地生长。

而这个标准,无非就是以道为标准、以德为标准,以仁、义为标准,以礼法为标准。

损有余补不足命理

高等教育不普及,道德标准就是含糊不清的。退而求其次,“仁”就是最优的准则。

所以,世界三大宗教才会纷纷选择以仁爱、慈悲、宽容、博爱,行走天下。不是因为道德不够好,而是因为现实力量与认知不足以推行。

所以,老子才会说:物壮则老。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

在社会层面,在民众受教育水平有限的情况下,以仁行天下,已经是最优选择。

至于怎么以“仁”行天下,可能没有几个人会。或许只有佛陀、穆罕默德、耶稣,先知、圣人才真正完全懂得吧。

以仁行天下,就要先学会以仁观天下。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常怀仁爱之心呢?自私、自利,人人都在为自己而活,怎么能以此获得仁爱的视角呢?

生活中所看、所思、所想、所听、所言、所行,皆是利益、皆是自己。哪还有时间思考仁爱。

损有余补不足命理

虽然说“仁者无敌”,但仁者却不常有。儒家虽然也主张仁爱、仁政,但是那些所谓的大儒,他们自己能做到仁爱、慈悲、宽容、博爱吗?

你有能力以仁观世界,才有机会以仁行世界。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;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家瓦上霜;都是对仁义的最好践踏。

人世间别说道、德,就是完整的仁、义学问都难找

世界三大宗教的仁爱思想,与孔子的大同思想、大同社会,都是类似的“仁”字观。

只是推行起来都不会很容易,也很容易变质,除非代代有先知、代代有圣人。

损有余补不足命理

以“仁”行天下,先要学会以“仁”观天下。想到距离做到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古人云:天之道,损有余以补不足;人之道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

以仁爱行天下,便是一种在人间实现“损有余以补不足”的方法。

倘若人间的一切都任其发展、顺其自然,人世间只会穷者愈穷、富者愈富。最终必然暗潮汹涌。

上一篇 2023-07-12 20:16:13
下一篇 2023-07-13 02:36:05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